古代诗歌中带有“楠”字的精选诗句

更新时间:2024-10-19 20:31:31   人气:5132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世界里,"楠"一字承载了丰富的象征与深远的文化意涵。它既描绘了一种珍贵而高洁的树木形象——桢楠,在诗人的笔下又常常寄托着坚韧不屈、清雅高尚的人格品质。

首推唐朝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的名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虽然其中并未直接出现“楠”,但以蓝田之玉石和沧海水珠暗喻人生的宝贵瞬间,并借此映衬出“楠”的高贵品格:如同生长于深山幽谷间的楠木,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傲骨铮铮,沉稳内敛且气质非凡。

再如宋朝词人辛弃疾在其作品《青玉案·元夕》中有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虽未明确提及“楠”字,然而其营造出繁盛而又寂静的画面,犹如隐逸林间的一株孤高清贵的楠木,即使身处繁华喧嚣之中也能保持自我风姿,寓含独立自守的人生哲理。

南宋杨万里则在他的五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这里的山水意境亦可以引申至楠木的形象上,寓意生活道路曲折起伏正如崇山峻岭之间挺拔向上的楠木一般,纵使困苦重重也要矢志向前,展现顽强的生命力及卓越的精神风貌。

总结而言,“楠”这一元素融入古诗文中时,或明示或暗示地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艺术画面,成为表现作者人生观照、情感抒发的重要载体。它是静默矗立的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格理想和社会伦理的一种艺术化表达,以其独特的韵味丰富并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