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可罗雀:源自《史记·汲郑列传》的成语故事与详解

更新时间:2024-12-18 12:28:53   人气:9832
在中国古代文学瑰宝《史记》中,有一篇名为《汲郑列传》的经典篇章。其中蕴含了一个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并富含深意的成语——“门可罗雀”。这个成语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冷落萧条、宾客稀少的生活或社会场景。

"门可罗雀”一词源于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汲黯和郑当时的故事。据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的记载,这两位贤臣皆以清廉正直闻名于世,在朝廷上敢于直言劝谏而不畏权势,深受百姓敬仰。然而,由于他们的刚正不阿以及对朝政弊端毫不留情的揭露批判,导致他们在官场上屡遭排挤打击,以至于后来门前车马渐疏,来访之人寥若晨星,甚至可以用网捕捉到停歇在家门口的麻雀,由此形成了“门可罗雀”的情景描述。

此成语寓意深远,它不仅揭示了封建时代士大夫因坚持原则而导致仕途坎坷的人生境遇,更深层次则反映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当一个人或者某种事物失去权力地位或是不再受到追捧时,往往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门可罗雀”成为了形容从繁华至衰败过程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也警示后人要珍视公正无私的价值观,并警惕权利浮华背后的虚妄与短暂。

如今,“门可罗雀”这一成语已超越其原本的时代背景,成为现代汉语文化语汇的一部分。无论是用来反映商业场所生意清淡的状态,还是用于刻画人际关系由热络转为冷漠的过程,都体现出极高的语言表现力和情感承载能力。这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即通过寓言典故凝练成简洁深刻的词语形式,传递着跨越时空的思想智慧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