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在文言文中的含义与用法举例

更新时间:2024-12-03 13:07:41   人气:1857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文言文中,“奋”字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它既可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又可用于描绘行为动作或者精神面貌,在不同语境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首先,《说文解字》对“奋”的基本释义为振作、鼓动之意。“奋”源于象形文字,上部象征鸟翼振动之状,下部分则像手握引索以挥舞旗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奋力向前的动作形态。如《左传·宣公十四年》中有云:“鸡鸣而驾,塞井夷灶,登垝垣而望之,则免胄推弓,矢志于陈曰:‘余姑翦灭此而后朝食!’遂傅於邲。”此处描述的是晋国将士闻战号即刻振奋行动的情形,其中“矢志奮勇”,就是将这种全力以赴的决心与气势通过“奋”一字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其次,“奋”还常用来表现人的内在情感激荡以及对外界挑战所展现出来的刚毅不屈的精神状态。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早年的困厄生活及他后来发愤图强的事迹时写道:"胯下蒲伏之时, 志气已壮矣;遇漂母赐饭之际, 奋励之情更甚"。这里的“奋励”,意指他在逆境之中仍然满怀激情,立志要改变命运,体现出强烈的奋斗意志力。

再者,“奋袂而起”是古汉语里常见的成语之一,出自《汉书·项籍传》,原句为:"哙乃排闼直入,瞋目视沛公,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按剑而跽曰:'臣愿得十万众,守大梁城,足以为天下援,今陛下安枕无恙邪?' 于是刘邦恐懼,迺顾张良。樊哙因奋袖出啖彘肩斗酒,立而不拜。" 这里的“奋袂而起”形象刻画了人物面对危机情境挺身而出,果断决绝的姿态,充分展现了其英勇果敢的性格特征。

综上所述,“奋”一词在古典文献中的运用可谓深入浅出,涵盖了从身体动态到心理活动再到人格特质等诸多层面,并且随着上下文的变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意义指向。无论是作为激励人心的力量源泉,还是揭示个体内心世界及其处世态度的独特标识,“奋”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不断启迪并激发后人在艰难险阻面前保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